学农、知农、爱农、为农,共筑农业强国梦想
证书查询二维码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详情

无私善行 立国之本——任玉岭在兰州2025新时代国学盛典大会的讲话

发布日期:2025-06-24 11:04:15   来源 : 聖世學堂    作者 :任玉岭    浏览量 :158
任玉岭 聖世學堂 发布日期:2025-06-24 11:04:15  
158

无私善行 立国之本

——在兰州2025新时代国学盛典大会的讲话

任玉岭 

2025新时代国学盛典在甘肃兰州举行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国学大会。感谢大会的邀请。

今天这个大会把主题定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谓务本,就是要明确目标,抓主要矛盾。作为国学大会来讨论这个主题是很有必要的,抓住主要矛盾,是所有工作取得成功做出成就的关键与核心。

习主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去年10月28日,中央学习会上,习主席又讲了文化强国的事情。要求大家保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文明瑰宝,要求我们熔铸古今,汇通中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大厦。

为此,我们这次国学大会提出的“君子务本”,就是要身体力行的实践好习主席的文化思想,充分挖掘和展示国学特长,针对当今时代发展中出现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乱象和问题,传承好、弘扬好国学的精髓和要旨,做到“本立而道生”。

我今年87岁了,1960年南开大学毕业,上班上了54年,虽然76岁才退休,但退休后,比退休前要做的事情还要多,人民日报一主任记者曾给我总结一个“三六九”,即一天在北京遇上九个会,一周要跑六个省,一周至少有三个今日头条发文章。

根据我80多年的认知和大学毕业后65年亲力亲为的工作实践,这里就国学的弘扬提出以下三个观点。

一、中华文化将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导向。

远在30多年前的1988年,曾有7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聚会巴黎讨论21世纪的人类发展,最后宣言讲“人类要赢得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必须回头2500年学习和吸取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再就是,世界很多企业家都在学习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他综合了中国儒释道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尚书》中的观点,提出了“重善行,思利他,敬天爱人”,以此为指导思想,稻盛和夫一生创建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在他70岁退休后,又受日本政府之邀,再次出山,救活了濒临倒闭的世界500强企业日航公司。第三件事,法国现代画名家梵高、毕沙罗、塞尚的成功,起自于用中国毛笔对线条的演练。第四件事,是中国的孔子学院在世界上的发展之快,让人们震惊和瞩目。2006年我曾应沙特的吉达国际论坛之邀前去发表讲演,讲演完毕后,沙特的朋友向我们提出了强烈要求,希望在沙特办一个孔子学院。迄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建起了1000所之多,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任玉岭在2025新时代国学盛典上讲话

以上三件事充分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基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本精神,不仅使其成为了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被分裂,被灭亡、被断代的国家,而且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文化的辩证法和方法论,以及由它奠定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着深厚的仁爱精神和人本根基,有着崇高的“天下为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念。

远在2000年和600多年前,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过程中,张骞和郑和率领他们的团队在同中亚、西亚、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沟通中,带去的是丝绸瓷器、四大发明和种桑养蚕的技术等,彼此相处融合,包容互鉴、互学互帮、合作共赢,加深了情感,密切了往来。后来的汉唐盛世,西安的国际化场面,足以表明中国文化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而西方文化,历史的传承早已因相互掠夺的纷争,被分裂、被断代。取而代之的是瓜分、扩张、殖民暴力的野心和法则。从500年前的1494年6月7日起,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当时西方两个最强的国家,就在罗马教皇主持下,把地球一分两半,葡萄牙拿走了东方,西班牙则把美洲抱在了怀里。这种瓜分地球的先例,后又延续到柏林条约,欧洲各国把全世界已知和未知的地方全部进行了瓜分,使西方一些国家成了日不落帝国,聚敛大量财富。16世纪末世界83%的金银聚到了西班牙。而与之相伴的殖民地唱起了惨烈的悲歌,仅墨西哥人口就下降90%,由2500万人下降到250万人。

2025新时代国学盛典现场

伴随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觉醒了的世界人民正在跳出500年来的历史怪圈,已经开始踏上了探索公平正义,远离恐惧、远离贫困、远离战争,合作发展,共建共享的道路和征程。

如此情况下,包容互鉴、互学互帮的中国文化便成了人类建设丰富多彩、文明和谐新秩序的指针和导向,成了人类的期盼和向往。

二、中国的“三起来”,靠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引领和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的传承是靠文字传递的。文字越发达,这种力量越雄厚。

中国文化力的强大,其中汉字的贡献是巨大的。从仓颉造字到李斯对文字的统一,直至许慎的《说文解字》,这都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正是有了几千年的汉字的生成和文字的高度统一,才有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和中华文化的丰厚积淀。是文字把民族的心理悲苦与欢笑,希望与追寻,广见与认知穿成了无形的线条,将其贯穿于世世代代的灵魂中,从而把中华民族凝结成一个共同、持久的人文群体。

中华文化的核心,可归为6个重点,一是仁爱、中庸、谦和、真诚、天下为公的人生观,二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公而忘私、和而不同、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的价值观,三是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的世界观,四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的国家观,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天爱人、孝老扶幼、厚德载物的道德观,六是包容合作、互帮互学、亲如兄妹,视如一家,团结共进,相互尊重的民族观。

正是文化对人的教化和渗透,使文化形成了多重的能量和动力,概括起来应包括引领力、推进力、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等等。

中国人民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起来,这是一个十分伟大而艰辛的过程,所以能取得伟大的成功就是靠了中国文化的引领和支撑。靠了文化的推进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赋能和推动。

但是在讨论文化的力量时,决不能笼而统之的肯定和否定,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华文化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有向善的一面也有向恶的一面。我的童年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帝官封的压迫,遭遇过“水旱蝗汤”四重灾难,亲历亲见过乱人飞机的轰炸和难民的四处逃亡,及百姓的民不聊生、饥寒交迫。 

2025新时代国学盛典现场

中国之所以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积贫积弱和东亚病夫的时代场景,并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关键是领导层特别是最高领导层的无私忘我,善待百姓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领导者特别是最高层的领导者的无私、善行,通过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带动了亿万人民的忘我奋斗、忘我牺牲精神,这才有了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这才有了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创造出无数个中国第一,这才有了被封锁条件下每年10%以上的发展,这才有了在极其艰难条件下造出了两弹一星,这才有了中国的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

孔子讲“人以吏为师”,中国的“三起来”,都因有了各级领导的率先垂范,毛主席、周总理身边的人都曾披露过,毛主席、周总理离开人世时,都没有任何财产和存款,他们穿的衣服是打补丁的,用的被子是打补丁的。我在韶山展馆内亲眼看到毛主席的睡衣打了73个补丁。老一代革命家,刘少奇看到女儿作为共产党员不够格,亲自给人民大学校长打电话,取消他女儿的预备党员资格。习仲勋看到陕西政府要提其弟弟作副省长,亲自打电话到陕西讲,有我在中央负责组织工作就不能提我弟当副省长。周恩来任总理时,有人讲邓颖超是一个老革命,应在国务院任部长,而周总理则表示有我当总理,邓颖超就不能进国务院。如此等等,老一代领导的无私品德和情操带动了亿万干部和民众,在那个年代都在忘我的工作,忘我的劳动,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和创造力,其中1960年至1976年,15年中国没调过工资,但仍能保证经济建设每年增速超过10个百分点。如此,保证了三个起来的顺利实现。

为此,我们的“君子务本”,首先要务在中华文化的“无私”上,特别是各级领导的“无私”,应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务本对象。

习主席曾在被选为国家主席后,被意大利的议长问到他该有什么什么感受时,习主席回答了八个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诸如此类的“无私”,应是弘扬国学中“务本”重点。

任玉岭为2025新时代国学盛典获奖人员颁奖

三、弘扬无私为公之道,铲除社会乱象丛生

中华文化的记载,从《河图洛书》《易经》《尚书》《诗经》《周礼》《道德经》《山海经》,直至《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从河洛文化、楚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客家文化、到岭南文化都有着极其汗牛充栋、博大精深的丰厚积淀,从孔子、孟子、墨子、管子等诸子百家直到孙中山、毛泽东为代表的思想家、理论家,所倡导的中华文化都一脉相承的传承着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敬天爱人,诚信孝善和天下为公等。

从宏观和总体考虑很多优秀文化都是中国和人类的宝贵财富,都需要让他们活起来,得到更好弘扬和传承。

但是,面对当今的形势和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针对社会乱象丛生的根源,推出文化的务本之策。

现在的社会乱象很多,诸如急功近利、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贪图虚名、贪图享乐、沾轻怕重、骄奢淫逸、生活放荡、贪污贿赂、买官卖官、关系至上、明争暗抢、倚强凌弱、制假售假、诈骗抢劫随处可见,在广大医院、学校、企业,甚至政府追利的越来越多,讲义的越来越少,作恶的越来越多,行善的越来越少,为己的越来越多,为公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奉献的越来越少,想当官的越来越多,想做螺丝钉的越来越少,所有这些乱象的丛生都是为了名利,为了钱,最令人瞩目惊心的是包括高层领导在内的各级领导层,在打老虎、拍苍蝇的反腐斗争中,暴露出的问题之大,之多,危害之严重令人发指。在“私”和“金钱”的驱使下,人的价值观被扭曲,勤劳善良、诚信被抛在脑后,法官卖掉了良知,医生卖掉了天使,,官员卖掉了公仆,教师卖掉了园丁,形成了金钱超越道德,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

任玉岭与2025新时代国学盛典获奖人员合影

为了制止社会乱象丛生,党的十八大以后,在作风建设上推出了八项规定,在反腐行动上,踏石有印,抓铁有痕。但是,由于在道德建设中,没有遏制着“私”字洪流,所以还有很多人在贪腐行动面前,仍然前赴后继,一帮接着一帮,腐败人数之众,数额之大触目惊心。今天的社会正在物欲横流中,忘记了初心,向着自毁和堕落越陷越深。

正如习主席所讲,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最终要解决问题,一是需要从严执法,设立死刑;二是需要从文化传承和道德建设方面狠抓治本之策。

我们今天国学大会讨论的“君子为本,本立而道生”,需要牢牢抓着“无私为公”这个本,通过无私文化的弘扬,促成人人为公之道的生成。我们祖先是重视“无私”品德的养成的,远在汉代成书的《礼记》就曾提出了三无私的理念,即“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无私照”,要社会的上层像天地日月那样,无私的抚慰天下百姓。《易经》一书也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要求君子们应像天体和大地那样以宽厚的品德和毅力、负载万物、化育众人。

更值得重视的是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无私”文化,必须看到近70年的发展虽然遇到了不少曲折,出现过高潮和低谷,但就总体而言,这70年中国的发展是最成功的,是最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成就最为突出的。历史上中国虽有汉唐盛世出现过,但那时由于制度的局限,多数人还处于被剥削,压迫的环境中,而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人民万岁”的天下,人民做了国家的主人,政府和公务员成了人民的公仆。正是这样一种体制和制度,才使“无私为公”的文化成了社会的主流,正如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和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所讲,“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个人利益淡如水,党的事业大如天”。前述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习仲勋这些国家领导人都是这样讲、这样做的,他们不仅生活上与百姓同甘共苦,而且像毛泽东那样为了新中国贡献了6位家人。抗美援朝开始,首先把儿子毛岸英第一个推到朝鲜前线。

2025新时代国学盛典国学文化现场展示

又如1985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生病的消息传到湖南老家后,其哥哥胡耀福决定赴京探望。出发时带了10斤茶油和5斤红豆。那时还没身份证,为了旅行方便,地方大队部给他开了一个介绍信装进口袋,在长沙东站买了一张站票上了火车,天很热没座位,站的久了,全身是汗,后来依着厕所门坐了下来。一位女乘务员看他像农民模样,就冷冷的问道“你是哪里人?到哪里去?有证明信吗?”胡耀福说“有,有”。女乘务员从他手中接过一个皱巴巴的介绍信,只见上面写着“我大队胡耀福同志前往北京看望生病的弟弟胡耀邦总书记,因年高体弱,请沿途提供方便,特此证明浏阳县中和人民公社巷坊大队委员会”。服务员看后,大吃一惊,马上安排他去洗一洗,并给他找了卧铺。胡耀福说,洗一洗可以,卧铺不能坐,我没有钱买。大家知道了,纷纷为胡耀福同志掏钱,但却遭到他的拒绝,他说那样绝对不行,如果弟弟知道了,他会生气的。

1992年9月胡耀邦总书记因病辞世,地方给他送一幅挽联“两袖清风作赤子,一代皇兄是农民”。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共产党员,那个时代的国家领导。有了这样的领导群体的天下为公,怎能不使人感动涕零。同样那个时代的各级干部和群众都无不一心为公,为民造福。抗美援朝中的黄继光、罗盛教,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雷锋、焦裕禄包括改革开放后的吴仁宝、王洪广等,像这样的人物有千千万万、万万千千,连一个小娃娃在马路上捡到5分钱也会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

因此,我们今天弘扬中国文化,更重要的应该弘扬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握紧“无私为公”这一重要抓手,才能本立而道生,才能推进认知的提升、制度的改革和良好社会风气的生成。习主席任总书记的第一天第一次回答记者时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也应该成为弘扬国学的目标。我们都应该向毛主席、周总理学习,向胡耀邦、陈云学习,向吴仁宝、雷锋学习,真正做到习主席讲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国就一定能实现伟大复兴,无敌于天下。

Copyright © 2024 合肥市农学会 版权所有
证书查询二维码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